《小人国》观后感
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,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?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。是不是无从下笔、没有头绪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小人国》观后感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《小人国》观后感1在上学的时候,教师带着我们一齐看了《小人国》这部纪录片的几个片段,那时候我们对芭学园教育很好奇,为什么跟平时的幼儿园不一样呢?
这么与众不一样的教育理念,孩子的生命状态也和身边的孩子不一样,这些在我心里留下了许多问号。
当我毕业实习来到黄山东方智能婴幼园时,我开始接触到了这个大的教育环境,接触到了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孩子,我才感觉孩子的世界很奇妙,同时也很欢乐,我收获的也很多。
此刻重温这部纪录片,真的是有爱又刺激。
有一些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镜头,比如在户外活动的时候,很多的男孩子在一齐玩耍,最终由一个小男孩提出大家一齐来玩踢足球,教师们也参与其中,而教师扮演的主角是裁判,刚开始大家玩得很好,也很开心,可是没过多久,问题就出现了。
在足球比赛中是只能用脚来完成比赛的,不能用手,用手的话就属于犯规行为,刚开始提议玩足球的那个小朋友,无意间用手碰到了足球,导致足球进了球门,而教师呢就判这一分无效,就在这时呢,小朋友们就异常不服气,他们觉得踢足球是能够用手的,他们觉得教师不公平,开始有了情绪,朝教师怒吼以表达自我的愤怒。
可是这个时候呢,教师并没有被他的情绪所影响,而是蹲下来,温柔对着小男孩讲着足球规则,可是正在气头的孩子根本听不进去,他觉得教师在骗他,导致情绪越来越大,可是教师呢,依旧十分有耐心的在身边,一遍又一遍讲着足球规则,耐心开导。之后,小男孩的情绪慢慢冷静下来。
这样一个镜头让我想到了我自我。刚入园时,遇到这样的事情,我会怎样办呢?我肯定不会这么有耐心,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,我们并不能真的耐下性子来去跟孩子慢慢说,或许会因为这样一件事情,成人的情绪会比孩子更大。
可是那时候,有人就告诉我,当你实在忍不了时,就选择一个人去静一会。
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,让我成长明白了很多。以至于到此刻,我能很好地处理自我的情绪。当孩子有情绪时,我也会去耐心引导,因为我明白孩子的情绪都是当下的,并且孩子有很强的捕捉本事,他们能很快很正确地捕捉我们的情绪,所以我们需要做得是帮忙孩子去冷静。
在这样一个镜头里,教师的主角选择就十分好,既没有打扰到孩子,又作为了孩子很好的引领者,作为家长,现实生活里或许你的选择有时会不正确,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为孩子想。
如果孩子犯错了,你可能会很严厉地去批评他,如果孩子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,你可能会让孩子的想法强行与自我统一。
其实,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是需要这些“错误”去铺垫的,多去看见孩子,去听听孩子,去给予他们一些能给自我选择的机会,去做孩子的引导者。
让我比较深刻的还有里面的一个小男孩叫池亦洋,他在幼儿园总是会欺负人,骂人,打人,不懂礼貌,不遵守规则等。
可是,幼儿园的教师并没有给孩子贴上这样的标签,应对这样有问题的儿童,教师并没有所以发脾气,也没有所以而放弃他,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我们应当怎样做,如何去做,教师发现了他的闪光点。
比如他会像大哥哥一样带着小朋友们玩,也会像教师一样为小朋友解决矛盾,最终还变成了教师的小帮手,这样的事情就告诉我们,不要因为孩子做了一件事就判定他是个怎样的人,对于这样有行为问题的孩子,我们要用有效的办法去引导去告知。
很多成人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,他们会因为孩子打人就给孩子贴上喜欢打人的标签,那请问在孩子出现这一行为的时候,成人是选择视而不见?还是指责?还是去帮忙孩子解决呢?
孩子是需要成人去引导的,比如“不”的问题,我们如果每次遇到这种事情就对孩子说:你不能这样,你不能打人······可是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?
孩子并没有关注到那个“不”,而是关注到那个“打人”。
其实在我刚踏上这条路的时候我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,那个时候明白的还不是很多,有一次看到一个小朋友走过去,故意把垃圾丢在地上,我就直接来到那个小朋友的面前,对她说:“你不能够把垃圾丢在地上。”
就说了这样一句话,小朋友的表情是懵的,之后我才明白其实我这样说效果不大,之后尝试着换了一句话,当我看见这样的事情时,我就会说:“你能够把垃圾丢在垃圾桶里。”
一句简单的话涵盖了两个意思,一个是垃圾不能够丢在地上,一个是垃圾要丢进垃圾桶。这就是智慧啊,我们直接告诉孩子能够怎样做要比不能这样好太多太多。
其实整个纪录片下来,让我最感动的是大李教师的爱,是那么的无微不至,不管是对淘气的孩子,还是对待听话的孩子,大李教师都是一视同仁。
当遇到小朋友们做错事,大李教师会很耐心地告诉孩子我们应当怎样做,而不是去指出孩子错误,或者直接去责骂惩罚孩子。
可是这样的耐心教育又不等于放纵,当孩子不遵守规时,她会要求孩子必须要遵守规则,增强孩子的职责心。
育儿道路很漫长,不仅仅是对孩子,其实对成人来说也是一个考验,在这样一条路上,成人所承担的主角十分重要,孩子在我们的保护和引导下成长,生活。对于成人来说,成人所要求孩子要做到的,首先自我要先做到,这样才有说服力,孩子才会去认真地做。
孩子是脚,教育是鞋。
我们要找到适宜的方法去对待孩子,对于孩子要因材施教。如果孩子不适应我们教育的话,那这样一句话就是空话,这要求每一个成人都有一颗善良的爱心。
相信在爱和自由,规则与平等的环境下,我工作会变得越来越游刃有余。
《小人国》观后感2本周,我们在学前儿童教育课上观看了《小人国》这部电影,说是电影不如说是一部纪录片。它记录的是一所叫做巴乐园的幼儿园,以及在这里的一些小朋友,不同的是这里的幼儿园教师采用的教育方式很特别。在这部纪录片中给我留下了几个很深的印象,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。
第一,辰辰每天都会等待南德,只和他玩。
在这部纪录片中总会出现一个镜头,辰辰每天总是很早的就到了幼儿园,但是她没有进屋子里,而是默默地等在门口,直到南德来了,她才和他一起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。这个现象很奇怪,为什么辰辰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呢?毕竟她所面对的是很多很多的小朋友,她完全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。辰辰的这种行为,老师并没有去制止她,只是在辰辰等待时,轻声的问她:“要等南德来吗?天冷了,我们先到屋子里等他,你的手凉吗?老师可以摸摸你的手吗?”我看过一些报道,采访了幼儿园的大李老师,她说辰辰等待南德也是出于某种需要,但是目前的科学还不能解释这种需要到底是什么。那不去追究为什么辰辰要等南德,就老师不去制止她给我了一些启 ……此处隐藏9034个字……来换得情感,到后来,她会指挥南德去做一些她想让南德去做的事情。这个过程,正是人类的社会性技能由萌芽、成长到成熟的过程。
二、适时的正确引导,给孩子指引成长的方向
“一个孩子怎样去理解世界,怎样去看待周围的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,对他将来的生存将产生严重的影响。因此,我们应该首先让孩子了解他身边的成人是友好的、安全的。”这是李悦儿在书中说到的一句话。池亦洋的变化成长可以说是这句话的诠释。
开始的池亦洋就是一个十足的“小混混”,蛮横、任性、飞扬跋扈,时常欺负弱小、他肆无忌惮、无法无天、并且敢与老师叫板!想想这样的孩子在我们周围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?可想而知,一定会引起老师的反感,同时是更加严格的批评教育,让孩子越陷越深。然而大李老师给予池亦洋的是正确的教育引导,主要是就事论事,当池亦洋不能及时改正时,便采用的冷处理的方法,让他到反思角去反思,还有大李老师做到了诚信,说到做到,反思时间一到,便会和池亦洋交流,使池亦洋意识到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。当池亦洋的行为造成家长们反对时,大李老师没有顺应家长,“池亦洋身上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。”让家长们知道孩子的内心是纯洁的,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。在老师们慢慢引导下,池亦洋一点点的变化,开始学着老师的样子用公正的方法来评判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,最后成为孩子们公认的领导人物,成为正派、阳光的男子汉。
三、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
《纲要》中提到的“为幼儿创设安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。”影片中锡坤的每一幕都会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一是来回往垃圾桶里运鞋子,并使劲踩踏垃圾桶的开关,倒完鞋子后还认真地盖好盖子才离开;二是带动其他孩子一起攀登将物品架弄翻,还开心的坏笑;三是把所有的珠子洒落一地,听珠子落地的声音,从他洒落第一次珠子时,他就开始观察周围成人,发现成人允许便大胆的进行更强烈的“进攻”。面对每一次的“破坏”,巴学园的老师们都给予理解、支持,让孩子有自由发展的空间。尤其是玩珠子的那一幕,满地狼藉,他还兴奋地满屋跑,大李老师一直在一旁看着,并不阻拦,等着他玩够了,大李老师才引导他如何使用笤帚和簸箕将东西收放整齐。
这些都足以说明“我们给儿童自由,给儿童机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发展自己,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格计划是儿童天生就带来的,我们只要给他提供机会和条件。”
“儿童是脚,教育是鞋。”这是巴学园校车上的标语,也是我们应遵循的教育理念,我们要通过教育为孩子量制出适于不同孩子的鞋子。我们不能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担保,那么就请为他守护一个完整幸福的童年!
《小人国》观后感8《小人国》这部电影是一部纪录片,它记录了巴学园里的孩子是如何上幼儿园的?每天在幼儿园里如何生活?在巴学园里是怎样学习的?的性格是怎样的?老师又是如何对待孩子的?是怎样对待性格特殊的孩子的?这部电影是摄影组花费两年的拍摄完的,故事简短,情节平淡,所的事情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事情,当遇到事情时往往会手足无策,巴学园的老师们却的非常好。看完这部电影后,我不由地感触,使我受益匪浅。
本故事里地描述了四个人人物。一位人物是个叫辰辰的小女孩,她可爱、腼腆、专一、执着,每天早晨来到幼儿园后,都会耐心地等待她的好朋友南德,当看到南德来园后,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。在她等待好朋友的过程中,老师尊重她的想法的,而且还会陪她一起等南德,这表明了幼儿很珍惜的好朋友,也说明了幼儿之间的交往是多么的,它可以让孩子开心,也可以让痛苦,说幼儿是社会中的人,人与人之间是要交往的,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教会幼儿如何与他人交往,并且帮助找到属于的小伙伴,使爱来幼儿园。
有一位调皮捣蛋的小男孩池亦洋,他在班里总是会欺负人、骂人、打人、不懂礼貌、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。面对的问题幼儿,老师并发脾气,也从放弃过他,而是耐心地告诉他做是不对,在哪些是不对的,应该如何去做,老师厌烦他,还了他的闪光点,比如说他会像大哥哥一样带着小朋友们一起玩;他也会像小老师一样为小朋友们接触矛盾。并且老师还从他的身上看见了小男子汉的身影。过程告诉要善于孩子的闪光点,孩子的某些弱点就判断孩子是好是坏,在教育孩子时更要有方法。
还有一位小机灵鬼锡坤:可爱的小家伙,非常爱,用小朋友的鞋、玩具、球来填饱垃圾桶的肚子,看看它的肚子到底有多大,他还会把游戏室弄得一片狼藉,但老师尽情的让他,捣乱,大李老师说,这叫空间,让他从生活中学习。看到这里使我明白了幼儿是有很强烈的好奇心的,应该的空间和,用更有趣的游戏方法去教育孩子应该对所做的事情。
最后一位人物我再熟悉不过的大李老师了,她是多么的和蔼可亲,对孩子们的爱,是那么的无微不至,是对淘气的孩子,对听话的孩子都一视同仁。当遇到小朋友们做错事情时,她总是会蹲下耐心地告诉孩子做是不对的,不对的原因是,应该怎样做。她的耐心教导并不等于放纵,当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时,她也会要求孩子要遵守游戏规则,了幼儿的责任心。
这部电影拍故事的情节拍的很细致,也很生活化。从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及老师和蔼可亲的样子,使我感觉到了让教育回归原点,把课堂还给孩子,对幼儿要平等,尊重和保护的发展权、学习权、游戏权、娱乐权、教育权等,让孩子接触大自然,健健康康地茁壮成长。
《小人国》这部精彩的电影,真实的记录了孩子们的纯真年代和情感历程。以平实的手法,细腻的把孩子们得世界展现给那些大人国的我们。
很有幸看过《小人国》拍摄的片花,而且比其他人更能详细的了解这部片子拍摄的背景。导演利用三年的时间才把片子剪辑成型,着实下了一番苦功。82分钟的观赏过程里,伴随着出人意料的幽默、滑稽与感动。始终纠结于心的就是自己被这群小人国里的精灵们感染着,庆幸他们能遇到一位如此懂他们的老师。而老师所给予孩子的并非一个“爱”字就可以诠释,则需要老师的教育机智,和提供适时的帮助。尊重孩子,与孩子平等的交流才是当今教育的最终目的。我是含着泪把片子看完的,为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,他们的情感世界如此精纯,就像一张白纸,因为没有色彩而纤尘不染。
而作为一位蒙氏老师,更能体会: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。我们父母和老师都会说是爱孩子的。但是怎样的爱才是恰到好处?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话题,也是最近现代教育理论时常争论的话题。而这部影片则让各界争议的人们看到了亮点,再爱也要有权利,再爱也要有规则。孩子们的情感世界中迸发的点滴精彩,无需成人去干预,无需成人去打扰,一切都是自然赋予他们的力量。我们只是沿着他们成长的轨迹给予适当的帮助就可以,之后就是谦卑的看着他们成长。
一个关于权利、情感和探索的儿童故事,更多则是给成人以警示,虽然我们每天都穿梭在孩子们的中间,但是对于这些小小一国的小人们我们是否真的能走进他们的世界呢?或许我们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行为定势去处理孩子们的问题,而从未了解过他们。而他们的世界我们探知的只是:你必须这样……你可以那样……而非给予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自由。“孩子是脚,教育是鞋。”恰恰也是在警示我们的家长和教育者,留给孩子的不是给他们什么,而是他们需要什么。
很唯美的一部影片,也是近年来儿童影片中的经典之作,值得一看。
文档为doc格式